科技報國 海歸博士筑夢光明
他堅守“技術惠民、科技報國”的初心,創建了一個讓貧困患者也能享受到國際先進技術的醫療集團——何氏眼科集團。
他創辦了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的遼寧何氏醫學院,致力于為國家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
他領軍創立中國眼產業基地及特色小鎮,以創新科技積極推動中國眼健康發展。
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何氏眼科集團、遼寧何氏醫學院、沈陽何氏眼產業集團創始人何偉。
一個承諾
1987年,何偉被國家教育部公派到日本九州大學攻讀眼科博士。
1989年,留學期間的何偉博士隨導師松井孝夫組織的國際義診團來到中國撫順義診,這次義診不僅改變了何偉的一生,同時,也在中國防盲治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89年,何偉在撫順義診結束的當天晚上,手術室外一對衣衫襤褸的祖孫倆“撲通”一聲跪在何偉面前,細問之下才知道,小孫子已經父母雙亡,三年前爺爺又因白內障失明,孝順的孩子為了照顧爺爺,打算放棄學業。
爺爺說:“你要不給俺治,俺就吊死,免得拖累孩子?!焙蝹フ痼@之余,立刻為爺爺進行了手術。
手術成功后孩子留給何偉一張紙條:“謝謝何大夫救了我爺爺的命?!焙蝹サ谝淮我庾R到,對于貧困患者,眼睛的健康關系到生存。
隨后,何偉在留學期間回國義診10余次,因為手術患者越治越多,只能每個人做一只眼睛,幾年下來,“明年我回來給您治另一只眼睛”的承諾,欠得越來越多。
何偉深深感受到,僅靠幾次義診解決不了貧困患者看病貴、看病難的根本問題。他決定回國創業,建一所眼科醫院,讓貧困患者也能享受到國際眼科技術。
一個夢想
“這里是世界上眼盲和視力損傷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這里有更加需要我的父老鄉親,在這里,一個健全的人失去了光明,遠比死亡更令人恐懼和絕望,我必須要回到這里,傾盡全力,用平生所學為祖國的防盲治盲事業貢獻微薄之力?!焙蝹フf。
在剛剛涉足眼科醫學領域時,何偉的愿望僅僅是做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成為一名優秀的眼科醫生后,何偉覺得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微不足道的,這時他的愿望是開設一所眼科醫院,救治更多的眼病患者;而當他身為一所眼科醫院院長時,他認識到想要振興中華民族的眼科事業,靠個別優秀的眼科醫生和定期的公益診療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迫切需要一個全方位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實施“光明城”計劃。
“我想為中國眼科的發展做最大的努力,為在中國能有一所國際水平的眼顯微外科中心,為中國二十一世紀的患者的防盲治盲工作盡我的全部力量?!焙蝹摌I之初接受日本NHK專訪時如是說。
一張藍圖
為了這個夢想,1995年回國創業之初,何偉、何向東兩位創始人便繪制了一張藍圖——“光明城”計劃。
“光明城”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以何氏眼科醫院為中心,發展與眼科相關的醫療、教育、科研、產業、科普與眼保健、社會福利等多種項目。
在“光明城”計劃中,醫療是核心,是直接為患者排憂解難、提供服務的窗口,也是何偉回國創業的初衷;
教育是基礎,改變國內眼視光學教育匱乏、視光學專業人才短缺的狀況,必須從教育抓起;
科研是根本,是通過自主研發,打破國外壟斷,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根本;
現代化高科技信息技術是“光明城”計劃的保障,作為現代化的眼科事業,必定要捕捉國際眼科前沿技術和發展動態,加強國際信息交流;
社會福利事業是“光明城” 計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何氏眼科一直將為百姓提供高質量眼保健服務作為己任,深入到醫療資源薄弱的地區為群眾做實事,開展公益眼健康篩查及科普教育,提高城鄉群眾的生活質量。
這張“光明城”的藍圖,讓何偉和他的創業團隊在20多年間做成了三件事:
創建了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高質量、可復制、可持續的三級眼健康醫療服務模式,為眼病患者提供國際先進水平的診療服務;
創辦了一所大學,培養一批適合社會未來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層醫生,促進解決城鄉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創立了沈陽何氏眼產業集團,研發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眼科耗材、眼藥。
何偉希望最終能在中國打造一個具有國際水平的眼健康智慧生態系統,實現科技報國、產業報國的夢想。
一份堅守
不忘初衷,方得始終!
創業初期,何氏眼科就確定了企業的價值觀:貢獻社會、患者信賴、共同發展,表達了海歸學子對祖國、對人民的愛,立志通過科技報國,為國家、為百姓貢獻自己的力量。
隨著醫院的不斷發展,企業價值觀升級為“共好”,即追求與患者共好,與伙伴共好,與國家共好,與未來共好。在企業層面、員工層面,何氏眼科始終追求與國家、社會共同發展。
20多年來,何偉與何氏眼科始終堅守科技報國的初心,秉承“技術?仁德”的發展理念,在政府的支持和百姓的信賴下,逐漸發展成為集醫教研于一體,采用三級眼健康醫療服務模式,致力于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的集團型連鎖醫療機構。
未來,何氏眼科將繼續發揮醫教研一體化眼健康生態優勢,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以5G、互聯網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干細胞技術等智慧醫療和精準醫療賦能,為百姓持續提供高質量的眼保健服務。